当前位置: 首页 > 保健版 > 家庭健康 > 预防保健 > 家庭医生
编号:88818
夫妻“同肝”共渡难关
http://www.100md.com 2020年7月31日 生命时报 2020.07.31
     夫妻“同肝”共渡难关

    专家强调,乙肝患者一定要规范治疗,不可随意用药

    受访专家: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肝移植中心教授 梁廷波 □肝胆胰外科副主任医师 厉智威

    本报特约记者 王 蕊

    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肝移植中心的病房里,32岁的周丽(化名)正坐在病床边给33岁的老公张雷(化名)削苹果,阳光照进病床,映照在两人脸上,格外温暖。谁都不会想到,前不久,这对夫妻经历了生死离别。在生命的十字路口,讲不出任何甜言蜜语的周丽,从自己身上割下900克肝脏移植进张雷体内。

    前不久,张雷和父亲从老家返回南京复工。一连四天,他都感觉自己“软绵绵”的,没有力气干活,饭也吃不下,提不起精神。在家人的劝说下,他到当地医院就诊,被诊断为“急性肝衰竭”并立即收治入院。几天后,张雷开始意识不清,当周丽接到公公电话时,医生已经发出病危通知书。“现在唯一能救命的方法只有肝移植。”医生告知周丽。为了抓住最后一线生机,周丽带着张雷来到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肝移植中心。
, 百拇医药
    专家会诊评估结果显示,张雷的肝功能已经很差了,胆红素高达500微摩尔/升多,超过正常值上限的25倍。经过几次人工肝治疗后效果不佳,肝移植势在必行。在短期内匹配肝源紧张的情况下,亲体肝移植成为最后一条救命的路。“我去捐!”没有任何犹豫,周丽和公公同时提出了捐肝的想法。最终,周丽配型成功。

    公公对周丽“割肝救夫”有所顾虑,很怕自己的儿媳妇再出现意外,最后医生的解释和病友的安慰才让他稍稍宽心:亲体肝移植中,只要供者保留自身35%以上的肝脏就够了,6个月后肝脏就能重新长出来,而且肝功能也能基本恢复,捐肝者术后3个月即可正常工作生活。经过浙大一院党委书记梁廷波教授带领的肝移植团队有条不紊的手术,周丽的右半肝被完整地切下来、植入张雷体内,这900克的健康肝脏是张雷这辈子收到的最珍贵的“礼物”。

    在肝移植监护室内,夫妻俩就住隔壁间,周丽每天都会向医生打听隔壁的情况。“第一天没醒,第二天没醒,到第三天医生跟我说,他已经醒过来了,我心里一块石头终于落地了。”周丽回忆,张雷的病情持续稳定,术后第六天,夫妻俩新生后的第一次见面,两只手紧紧相握,没有任何语言,两人互望着对方默默流泪。
, 百拇医药
    一切风平浪静后,周丽静下心来思考:平时身体一向健康的张雷,怎么会突然肝衰竭?原来,张雷本身是乙肝携带者(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持续6个月以上、肝功能正常的乙肝病毒感染者)。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肝胆胰外科副主任医师厉智威介绍,乙肝病毒携带者约占我国人口的8%左右,虽然他们表面上看起来身体健康,但其实身体里的病毒一直在“暗流涌动”。如果机体免疫力下降,就会给病毒可乘之机,使肝脏受损,变成慢性肝病。所以乙肝病毒携带者一定要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定期体检,每年1~2次,项目包括肝功能检查、乙肝病毒复制水平、甲胎蛋白、B超、无创肝弹性测定等。一旦提示有肝脏病变,就要通过肝脏病理检查来评估肝功能,若提示为慢性肝炎,就需要用药治疗。然而,张雷既没定期检查肝功能,也没有接受规范治疗,这很可能造成病情进展而不自知的后果。“肝衰竭的发生往往有着一些诱因,如劳累、熬夜等,导致爆发性肝炎。”厉智威说,张雷本身就有多日劳累的工作经历,表现出无力、没精神时,就可能是肝炎进展的信号,但由于其没有重视,只是当作普通感冒随意用药控制。临床多数药物对肝脏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但往往都经过科学严密的试验,一般不会造成不可逆的肝损害。但因张雷本身就有肝炎,所以感冒药很可能成了引爆病情的一颗“深水炸弹”。

    慢性乙肝患者发生感冒,若不影响正常生活,可多饮水、适当休息,感冒会逐步自愈。如果病情严重,要在医生指导下科学用药。▲, http://www.100md.com